近日,中山创投所投企业——湖南麦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济生物”)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中山市生物医药天使基金首个投资项目,此举标志着该项目迈向国际化资本市场新阶段,将为企业扩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布局、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渠道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企业中山创投2025年投资麦济生物,助力企业开启创新药物研发新篇章。麦济生物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创新抗体药物研发,致力于为全球患者带来突破性的治疗方案。公司围绕过敏性炎症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进行创新抗体药物的自主研发及商业化工作。
技术优势:平台、团队与硬件协同发力
在技术发展方面,麦济生物展现出显著优势。麦济团队凭借多年的极致创新,创建了TEADA抗体发现平台。该平台具备独特的高效筛选能力,能够以极高的效率从海量的分子库中筛选出生物学活性高和成药性好的候选分子,大幅缩短研发周期并提高研发成功率。此外,公司拥有完整且经过多年磨合的研发团队,成员均来自国内知名药企,有超过8年的合作经验,覆盖创新抗体分子发现研究的全链条。团队不仅拥有超过10个单抗生物类似药开发经验,还成功参与5个创新抗体新药开发,在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经验。此外,搭建了分子构建与蛋白表达纯化平台、杂交瘤筛选平台、药理药效分析平台、人源化平台、大分子药物分析平台、细胞株开发平台等链条式技术支撑体系,为技术创新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研发管线:MG-K10成全球关注焦点
目前,麦济生物已初步构建起丰富的研发管线。其中,首个自主研发的靶向IL-4Rα长效抗体药物MG-K10备受瞩目。MG-K10是一种创新的长效人源化抗IL-4Rα抗体,已被证实具有治疗所有Th2炎症性疾病的潜力,包括AD、哮喘、鼻窦炎、结节性痒疹、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COPD等。MG-K10AD和哮喘的Ⅱ期临床结果证实其具有成为同类最优(Best-in-Class)的潜力。在Ⅱ期中重度AD临床试验中,MG-K10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在Ⅱ期中重度哮喘临床试验中,MG-K10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与目前已上市的每2周给药一次的抗IL-4Rα药物相比,MG-K10每4周一次的给药频率仍呈现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MG-K10的AD、哮喘和结节性痒疹均已进入临床Ⅲ期。
市场布局:立足国内,拓展海外
在市场布局上,麦济生物以国内市场为根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国内,凭借领先的技术和研发成果,与国内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校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加速推进产品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准入。在国际市场,紧跟国际生物医药市场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授权合作等方式,逐步将研发成果推向全球市场。以MG-K10的研发为例,其欧美开发同步进行,国际临床优势获得广泛认可,为未来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战略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多方协同发展
在战略推进上,麦济生物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和拓展研发管线,聚焦过敏和自身免疫型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领域,致力于开发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抗体药物。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合作研发、授权许可等多种形式,整合各方资源,加速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此次向港交所递表,将为麦济生物的战略推进注入强大动力。未来,麦济生物有望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MG-K10等核心管线的临床推进力度,加速新药上市进程。同时,资本的注入将进一步助力其扩大研发团队规模、升级技术平台,提升创新药研发效率,丰富产品管线布局,增强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为与国际药企的合作、海外市场的拓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麦济生物从区域创新药企向全球领先的自身免疫及炎症性疾病治疗企业迈进。麦济生物进入资本市场后,有望借助资金支持加速业务发展,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为投资者带来潜在的投资回报。
供稿 丨 中山创投 薛楚伊
编辑 丨 卓巧燕 邓雅林
一审 丨 张 程
二审 丨 曾令元
三审 丨 程高山